對于寶寶來說, 過早的添加鹽,會 加 重腎臟的負擔,而且咱們老一輩的飲食文化真的是無鹽不歡,我們一定要趕快糾正過來。
其實啊,吃得健康≠吃得沒味道!
很多食材都自帶調味功能,今天給姐妹分享一些我的小心得。
番茄酸酸甜甜的味道,非常適合給寶寶做成湯底來調味。
但番茄酸酸的味道,喜歡的寶寶愛得不得了,不喜歡的寶寶嘗到會搖頭,如果寶寶比較抗拒番茄的酸甜味道,可以少放一點。
相信喜歡吃南瓜的寶貝,絕對不止小思同學一個,煮熟或者蒸熟的南瓜 , 口感軟糯又帶著香甜,有了它調味,輔食不加鹽也香到流口水。
海鮮類食材都有很好的提鮮作用,其中蝦的肉質鬆軟好消化,而且凡是加了蝦肉的輔食,都會被調得非常鮮美,絕對是自帶調味功能的食材之一。
食物自帶的味道還是有些局限的,一些對味道有需求的大寶寶,還需要加點額外的調料來提味。
拌飯料就是個不錯的選擇,但要挑到一款適合寶寶吃的拌飯料真的不容易。
▲鈉含量1459mg和醬油沒啥區別。
我幾乎翻遍市面上各種拌飯料,不管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,90%的配料表裡都有明晃晃的食用鹽,真的一點也不適合寶寶吃。
所以 我就想著自己做一款拌飯料,首先想到的就是牛肉,因為牛肉絕對是個營養全能選手 。
可小寶寶的咀嚼能力不是很好,牛肉又很有嚼勁,很多姐妹覺得寶寶不愛吃就不給娃吃了。
所以我就想著把牛肉做成拌飯料,平時添加在輔食裡就更方便了。
像這樣把 牛肉去腥、去筋膜 ,不停翻炒做成牛肉絲。
再 加點提鮮的海苔、蝦皮,放在做好的飯菜中,沒有哪個娃會不愛吃,可你知道嗎?就做 這麼一小鍋我用了5個小時。
不過用起來是真方便, 有了這個拌飯料,平時給寶寶做飯做菜就不怕沒味道啦!
飯團味道太單調,來點牛肉小鮮料更提味。
吃慣了甜味小麻花,用牛肉拌飯料做個鹹口的更出彩。
寶寶最愛的雞肉串,撒上一把拌飯料,是不是有賣的那味了?
好多姐妹覺得自製實在太麻煩,就想著讓我出成品,正好我也有同樣的想法,畢竟市面上的拌飯料,雜七雜八的添加劑確實多。
試了好多種組合,最後工作室的小夥伴投票選出了 牛肉+芝麻+蝦皮+海苔+干貝的組合。
這樣強強👍組合之後營養真是嗷嗷的優秀啊, 蝦皮補鈣、干貝補鋅、海苔補碘、芝麻提香。
檢測報告是最好的證明,每百克的牛肉小鮮料, 鈣含量高達952mg,相當于5杯牛奶的鈣含量。
無論是 原材料的選擇、加工方 式、還是配料對寶寶來說都非常的放心 ,只有食材本身的味道, 寶寶版「老乾媽」實至名歸。